生 态 环 境 学 报
第18卷 第2期 2009年3月18日
目 次

研究论文
天津城市热岛及其对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韩素芹,孟冬梅,佟华,李向津,李英华(403)
多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影响 吴伟,聂凤琴,瞿建宏(408)
水体中铊对泥鳅外周血红细胞的遗传毒性 汪珍春,姚焱,蔡冬霞,张平,陈永亨(414)
低温条件下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马溪平,艾娇,徐成斌,于宁,惠秀娟,付宝荣(418)
白腐真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棉浆黑液的研究 赵丽红,金若菲,孙洪军,高艳娇(422)
鱼塘沉积物氯酚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董军,陈若虹,栾天罡,邹世春,林里(426)
二氧化锰氧化降解双酚A的动力学 高娜,于志强,廖汝娥,彭平安(431)
西江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邓红梅,陈永亨(435)
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分析 刘爱霞,郎印海,薛荔栋,刘洁(441)
海洋赤潮藻球形棕囊藻在氮磷富营养下的细胞增殖(英文) 蔡卓平,黄伟伟,段舜山(447)
米氏凯伦藻对氮源的吸收利用特征 黄凯旋,谢雅慧,吕颂辉(453)
新型生物栅填料用量及对景观水体藻类的去除效果 苏雅玲,肖羽堂,高立杰(458)
玻璃纤维基Fe(Ⅲ)-TiO2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去除球形棕囊藻的效果 黄凤,尹平河,赵玲(466)
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 黄娟,王世和,钟秋爽,鄢璐,刘洋,王峰(471)
几种挺水植物对重金属锌的抗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徐德福,李映雪,李久海,吴芳芳(476)
Zn2+对SBR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活性的影响 印华斌,李晓晨,赵丽(480)
铝电极-低压脉冲电解含油废水影响因素 杨红斌,荆秀艳,杨泽元(484)
镉污染胁迫下水稻生理生态表征高光谱识别模型 关丽,刘湘南(488)
镉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任艳芳,何俊瑜,刘畅,罗辛灵,黄天兴(494)
有机质对Cu2+在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中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朱宁,颜丽,张晓静,王圆方,关连珠(498)
污灌区土壤-棉花系统中铊的分布特征 李强,乔捷娟,赵烨,朱宇恩,陈志凡,吉艳琴(502)
柠檬酸对中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淋洗动力学 许超,夏北城,林颖(507)
土壤铜镉污染的电动力学修复实验 胡宏韬,程金平(511)
不同蒸腾作用对番茄幼苗吸收Pb、Cd的影响 张永志,赵首萍,徐明飞,郑纪慈(515)
兰州地区DDT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董继元,王式功,高宏,尚可政,姚焕炬,成刚(519)
复合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中柴油的增溶和洗脱作用 姜霞,陈刚,金相灿,丁爱中(523)
张士灌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宋雪英,李昕馨,伦小文,吉普辉,胡晓钧(531)
多菌灵在香草兰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王中,侯宪文,邓晓,沈哲峰,李勤奋(535)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价与优选 王晓燕,张雅帆,欧洋,段淑怀(540)
退耕还林的成本-效果分析和经济影响评价:以敦化市为例 王春梅(549)
黄土丘陵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和对土地政策的认知分析 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连纲(554)
基于地区生态足迹差异的生态适度人口研究 陈勇,茆长宝,程琳(560)
近45年山西省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武永利,卢淑贤,王云峰,李智才(567)
香港地区大气降水的D和18O同位素研究 张琳,陈立,刘君,刘福亮,陈宗宇(572)
土壤呼吸、农田CO2排放及NEE的比较研究 胡立峰,王宝芝,李洪文(578)
应用能量利用特性对外来植物入侵潜力的判别分析研究 宋莉英,彭少麟(582)
秸秆内丝状真菌阻止外源真菌入侵 刘保平,周连仁,王宏燕(586)
内生真菌Neotyphodium.typhinum感染对高羊茅光合特性的影响 杜永吉,王祺,韩烈保(590)
磷输入对沼泽湿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酶活性的影响 万忠梅,宋长春,刘德燕(59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 张绪良,叶思源,印萍,袁红明(600)
山蒟(Piper hancei)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简曙光,李玲,张倩媚,卢琼,叶育石,任海(608)
PEG模拟干旱条件下尾叶桉和枫香苗木的生理响应 薛立,薛晔,任向荣,史小玲,冯慧芳(614)
南澳岛光裸地和次生林下6种乡土树幼苗生长与光合特征 刘志发,申卫军,温达志(621)
离子强度、pH对土壤胶体释放、分配沉积行为的影响 胡俊栋,沈亚婷,王学军(629)
杉木采伐迹地改植尾巨桉后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黄承标,刘运华,黄丹,陈桂金,黄光银,李保平(638)
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灌木发育对草本植物和土壤的影响 左小安,赵学勇,赵哈林,郭轶瑞,李玉霖,刘任涛,毛伟(643)
密云水库不同封育年限灌丛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 张金瑞,高甲荣,何明月,刘瑛,李晓宏(648)
长白山春季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 佟富春,肖以华,王庆礼(653)
两种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吴艺雪,杨效东,余广彬(658)
增强UVB辐射对彩色马铃薯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张新永,郭华春,艾星梅,张雅琼,王晓宇(664)
不同攀援角度裂叶牵牛叶片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赵则海,余曼玲,陈雄伟,陈庆华,徐锦海,梁廉(66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脂类代谢的影响研究 顾明华,周晓,韦建玉,曾祥难,黎晓峰(674)
稻草型生物有机肥对萝卜的作用效果 朱红梅,荣湘民,刘强,姜利红,彭建伟,谢桂先,宋海星(679)
稻草及稻草循环利用后的废弃物还田效益研究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683)
典型城区山岳型风景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刘立勇,王彬,李忠武(688)
综 述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 吴建国,吕佳佳,艾丽(693)
近地层O3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寇太记,常会庆,张联合,徐晓峰,郭大勇,周文利,朱建国,苗艳芳(70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光合与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田玉强,高琼,张智才,张勇,朱锴(711)
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 潘红丽,李迈和,蔡小虎,吴杰,杜忠,刘兴良(722)
近30年来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洪远,莫训强,郝翠(731)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湿地概念生态模型研究 王建华,田景汉,李小雁(738)
湖泊营养物基准的制定方法研究进展 霍守亮,陈奇,席北斗,郭旭晶,陈艳卿,刘鸿亮(743)
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 苏丹,唐大元,刘兰岚,王鑫(749)
90Sr、137Cs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研究进展 韩宝华,李建国(756)
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张娴,高亚杰,颜昌宙(761)
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 丁竹红,胡忻,尹大强(777)
循环经济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曾绍伦,任玉珑,王伟(783)
从SCI论文看中国黄土研究的发展 魏东原,朱照宇,陆周贵,高屹,刘漪,黄转青,彭志平,祝林(790)
观 点
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 彭靖(794)
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 韩德梁,刘荣霞,周海林,韩烈保(799)
期刊基本参数:CN 44 – 1661/X ? 1992 ? b ? A4 ? 402? zh + en ? P ? ? 40.00 ? 2000 ? 71 ? 2009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