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速递

图片丢失啦
生物多样性专题汇编
冯乙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提及:“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近些来,生物多样性研究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021年5月26日,生物多样性指标更是被生态环境部首次纳入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不言而喻,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本期推文汇编了有关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多篇研究论文,涵盖了森林、山地、草甸、荒漠、湿地等各种类型生态系统,以供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读者传阅。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楚雄市西郊云南松林下草本优势种种间联结及环境解释
姜倪皓, 张诗函
2021, 30 (11): 2109-212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11.001
摘要332)   HTML17)    PDF (664KB)(137)   

草本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楚雄市西郊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优势草本植物间的种间联结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该区域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提供参考。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和M. Godron稳定性测定对8种草本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探讨优势草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多数草本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较窄,仅云南裂稃草(Schizachyrium brevifolium)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多数草本优势种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2)云南裂稃草属于发展性物种,其他7种物种均为衰退性物种。(3)草本优势种间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负联结,多数种对之间联结程度不显著;群落稳定性测定坐标值为(47.42, 52.58),远离稳定坐标点(20, 80)。(4)对草本层物种分布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为:土壤pH值、坡向、土壤有机质、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全磷。以上研究表明该地区的草本优势种间独立性较强。草本群落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仍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在今后的森林管理活动中,可根据草本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生态位特征以及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植物进行调控,维持和提升草本群落的稳定性。

黑河下游胡杨群落多样性沿河岸距离的变化特征
张晓龙, 周继华, 来利明, 郑元润
2021, 30 (10): 1952-196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10.002
摘要194)   HTML13)    PDF (954KB)(145)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荒漠河岸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对维持荒漠河岸生态系统稳定和抑制荒漠化有着重要意义。为科学认识极端干旱荒漠河岸地带胡杨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沿河岸距离的变化规律,选择黑河下游荒漠河岸地带自然分布的胡杨林作为观测样地,沿垂直河岸方向上设置9个采样点,分析沿河梯度上胡杨群落物种组成、结构、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沿河梯度上,共有物种7科9属9种,物种多样性低,胡杨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重要值为0.61—0.90),是群落优势建群种。植物区系贫乏,单种科和单种属占比高,具有明显温带属性,且与古地中海成分地理联系密切。随着沿河岸距离的增加,植物群落结构由乔-灌-草向乔-草类型过渡,植物群落盖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显著变化趋势,在距河650 m处达到最大,为74.33%,灌木层盖度总体上低于乔木层和草本层。胡杨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值分别为7、0.66、1.31、0.81。α多样性指数随沿河岸距离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在距河650—800 m之间达到峰值,其中Pielou指数变化不显著。Cody指数在距河650—800 m和800—950 m之间出现较大值,而Sørensen指数较小,表明该区域β多样性最大,胡杨群落样地间异质性程度高。在黑河下游荒漠河地带,土壤水盐变化限制和调控着草本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对胡杨林群落多样性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该地区沿河胡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格局,也将为荒漠河岸胡杨林植物资源的管理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
张洋洋, 周清慧, 许骄阳, 魏鸣, 陈继豪, 何伟, 王鹏程, 晏召贵
2021, 30 (11): 2121-2129.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11.002
摘要247)   HTML11)    PDF (490KB)(192)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是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龄是林分构造的重要因素,反映着森林群落的抗逆性、完整性及演替进程等状况,土壤种子与地上植被有密切关系,了解林下植物有助于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植被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和稳定性。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与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湖北省太子山石龙林场内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幼龄林(9 a)、中龄林(15 a)、成熟林(30 a)与过熟林(50 a),比较分析林下植物和土壤种子库多样性,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4个龄级马尾松人工林林下草本与灌木植物共有42科61属69种;幼龄林以喜光类植物为主,而其它林龄以耐荫类植物为主。(2)草本、灌木、总的灌草(草本和灌木)Margalef(M)指数变化趋势相同,随林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再略微升高趋势,中龄林的M值最大。(3)草本、灌木、总的灌草的Shannon-Wiener(H)、Simpson(D)、Pieolou(Jsw)、Alatalo(A)指数变化幅度不同,但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中龄林草本、总的灌草的HDJswA指数均最大,表明此林龄下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幼龄林的HDJswA指数最小,且与其它林龄存在显著差异(P<0.05);灌木层JswA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相同,最大值出现在成熟林,过熟林的指数最小,且各林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土壤种子库MHD指数随林龄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均在成熟林下达到最大值,与林下植物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变化相似;4种不同林龄的灌草与土壤种子库间Jaccard(CJ)、Soresen(CS)相似性系数表现为:15 a>30 a>50 a>9 a。综上所述,中龄林(15 a)的林下植物较为丰富,能够维持林下植物多样性。

黔中城市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林丽, 代磊, 林泽北, 吴际通, 颜伟, 王志杰
2021, 30 (11): 2130-2141.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11.003
摘要272)   HTML20)    PDF (1613KB)(278)   

以贵阳市10种典型城市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抽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了贵阳市不同城市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运用冗余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贵阳市不同城市森林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多样性及物种分布的影响,旨在为贵阳市乃至中国西南喀斯特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城市森林植物多样性维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维管植物61科、107属、124种,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群落不同层间重要值最高的物种不同,女贞桦木混交林物种组成丰富,马尾松林物种组成最贫乏。(2)各种城市森林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女贞桦木混交林最大,马尾松林最小,且二者相应的多样性指数间差异显著;灌木层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相似,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以马尾松华山松混交林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以香樟林最大,且3个指数均以马尾松林最小,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与其他3个指数变化相反。(3)不同城市森林群落的土壤pH、全磷、全钾、速效钾、速效磷、容重具有显著差异,而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差异不显著,其中,土壤pH对物种分布及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对物种分布及草本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土壤速效钾对物种分布影响不显著,但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而土壤有机质、全磷则与之相反。

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王琪, 张峰, 赵萌莉, 张新宇, 张军
2021, 30 (10): 1961-1967.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10.003
摘要183)   HTML8)    PDF (499KB)(88)   

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植物组成以及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制定合理科学的放牧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以围封为对照(CK),设置轻度(LG)、中度(MG)及重度放牧(HG)处理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对总体关联指数(VR)和种间联结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K、LG、MG和HG样地中物种数分别为39、34、32、25,表明植物物种数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2)CK和LG的VR指数小于1,MG和HG的VR指数大于1,围封和轻度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整体呈负关联,表现为竞争关系,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处理下群落整体呈正关联,表现为亲和关系;(3)短花针茅 (Stipa breviflora)-无芒隐子草 (Cleistogenes songorica)、冷蒿 (Artemisia frigida)-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在CK样地中呈正关联,在MG样地中呈负关联,在LG、HG样地中无关联;无芒隐子草-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在CK样地中呈负关联,在MG、HG样地中呈正关联,在LG样地中无关联;短花针茅-木地肤、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在MG样地中呈正关联,在CK、LG及HG样地中无关联,说明中度放牧可以使物种间的关系由负关联转变为正关联,也可使物种间的关系由正关联转变为负关联。该文可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种间竞争、群落稳定性以及生态位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佟富春, 邓适彦, 黄子峻, 何欣瞳, 莫晓东, 邓露茜, 李涓, 任雅文, 肖以华
2021, 30 (11): 2142-2149.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11.004
摘要235)   HTML11)    PDF (820KB)(212)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野生鸟类栖息、繁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鸟类迁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湿地面积的退化和丧失,严重影响了鸟类栖息活动。在此背景下,开展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调查,对鸟类尤其是候鸟及其停歇地和迁徙地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内村庄和鱼塘区、稻田区、滩涂湿地和湖心岛区、芦苇丛区4种生境中的鸟类进行逐月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动态规律。(1)共记录到鸟类72种,隶属于12目32科56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IUCN极危(CR)物种1种,附录Ⅱ物种5种。在72种鸟类中,优势种2种,常见种19种。以雀形目,留鸟和食虫鸟类种数最多,分别为42种、39种和45种。(2)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种数、数量和生物量具有显著差异:鸟类种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滩涂湿地和湖心岛区、稻田区、村庄和鱼塘区、芦苇丛区(P<0.01);鸟类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稻田区、滩涂湿地和湖心岛区、村庄和鱼塘区、芦苇丛区(P<0.05);鸟类生物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滩涂湿地和湖心岛区、稻田区、芦苇丛区、村庄和鱼塘区(P<0.01)。(3)在不同季节中,鸟类种类从多到少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鸟类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鸟类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4)滩涂湿地和湖心岛区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高,稻田区最低。滩涂湿地和湖心岛区的Margalef指数最高,村庄和鱼塘区最低;冬季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夏季的最低。结果表明,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丰富,在保护候鸟和维持鸟类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生态作用。

宁杞1号枸杞健康株与根腐病患病株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差异
贾晨波, 郭洋, 马成莲, 苏建宇, 徐春燕
2021, 30 (9): 1831-1841.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9.007
摘要261)   HTML7)    PDF (726KB)(141)   

根腐病严重制约着枸杞产业的发展,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变化与植株根腐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宁夏枸杞根腐病发生与根表、根际和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十分必要。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枸杞健康株和根腐病患病株的根表、根际及根围土壤中16S rDNA V3+V4区和ITS1片段进行测序,将结果质控后比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分析。真菌群落中丰度最高的门和属分别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细菌群落中优势门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是丰度最高且在根表的丰度显著高于根际和根围土壤,根表、根际和根围3个部位的优势物种组成和占比均不相同。健康株根表的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患病株(P<0.05),而二者的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功能预测也同样表明健康株和患病株之间的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差异较小,真菌群落中镰刀菌属的功能丰度较高,其在患病株根表和根际的丰度均大于健康株。综上,枸杞健康株和患病株之间,各样品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比细菌群落大,二者根表真菌的差异最显著,患病株根表和根际的镰刀菌属的占比和功能丰度最大。该研究分别从土壤真菌和细菌两个角度阐述了宁杞1号枸杞健康株和根腐病患病株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差异,对宁夏枸杞根腐病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钨尾矿重金属污染对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邢树文, 许佳敏, 黄彬, 高锦婷, 韩丽
2021, 30 (9): 1903-1915.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9.015
摘要203)   HTML6)    PDF (871KB)(131)   

土壤动物对土壤理化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可以用于指示钨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以钨尾矿下游区不同污染程度的茶园生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系统调查了3个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环境变化特征,利用NMDS、ANOSIM等比较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运用RDA排序结合重金属污染指数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污染茶园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污染茶园I和Ⅱ,而污染茶园Ⅱ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物种丰富度又显著高于污染茶园I;未污染茶园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污染茶园Ⅱ。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51.42%),其次是全氮(贡献率9.08%)、全磷(贡献率11.21%)、速效磷和全钾(贡献率9.61%),它们均与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Ni、Cd、As和Cu等重金属是茶园的主要污染因子,它们显著降低了茶园Ⅰ和茶园Ⅱ土壤有机质(63.8%和58.5%)、全氮(61.7%和65%)和速效磷(55.9%和8.8%)含量,Ni、Cd和As是抑制茶园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毒性因子,其解释率分别为46.55%、14.14%、9.83%。重金属污染降低了茶园土壤养分可利用性,重金属污染指数抑制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个体数量增长,土壤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随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不同尺度下艾比湖典型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
王诗韵, 吕光辉, 蒋腊梅, 王恒方, 李岩, 王金龙
2020, 29 (5): 889-90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5.004
摘要149)      PDF (1089KB)(802)   
可下载PDF全文。
不同海拔梯度灌丛草甸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以五台山亚高山-高山带南坡为例
张晓龙, 邓清月, 秦浩, 史利江, 苏迎庆, 张殷波, 牛俊杰
2020, 29 (4): 657-664.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4.003
摘要177)      PDF (1035KB)(203)   
可下载PDF全文。
氮添加对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胡家欣, 彭思利, 张栋, 葛之葳, 杨楠
2020, 29 (9): 1768-1775.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9.008
摘要84)      PDF (497KB)(416)   
可下载PDF全文。
干扰对牦牛坪景观格局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吕曾哲舟, 黄晓霞, 孙晓能, 王琇瑜, 和克俭, 张勇
2020, 29 (4): 725-732.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4.011
摘要138)      PDF (917KB)(259)   
可下载PDF全文。
高寒草地沙化过程植物群落构成及生态位特征变化
宗宁, 石培礼, 朱军涛
2021, 30 (8): 1561-157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8.002
摘要274)   HTML28)    PDF (499KB)(209)   

草地沙化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会对草原地区牧草生产与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目前对沙化草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变化,对物种之间关系的变化并未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经典的生态位理论,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调查高寒草地沿沙化梯度的植物群落变化特征,分析沙化演替过程中高寒草原植物群落构成、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O)的变化,探索沙化过程植物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生态适应能力,以期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的是,物种丰富度、辛普森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轻度沙化梯度,而后呈显著降低趋势(P<0.001),但Pielou指数在各沙化梯度间差异不显著(P=0.634)。通过计算重要值发现,沙化梯度之间群落结构变异较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沙化过程物种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呈饱和曲线关系。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生态位高度重叠(>0.9)和部分重叠(0.5<O≤0.9)的植物种对数逐渐降低,而中度重叠以下(≤0.5)的植物种对数则变化不大,这说明沙化程度加深导致的物种数减少会降低种群间资源利用的竞争。沙化程度的加重伴随土壤养分的减少,为降低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植物种群间的资源利用呈现多样化。

基于矩阵分析法的鸟类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空间差异研究——以新疆为例
李海萍, 李光一, 万华伟, 李利平
2021, 30 (7): 1333-1341.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7.001
摘要290)   HTML24)    PDF (1600KB)(240)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之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宝库,复杂的生境孕育了众多特有的动物种群,探索其内部的物种丰富度空间差异,不仅充实了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研究,同时也对维持该地区的生态稳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该研究以新疆地区鸟类和哺乳动物10 km×10 km尺度的物种分布矢量数据为基础,结合其他多源空间数据,绘制出新疆鸟类与哺乳动物空间分布专题图,经矢量-栅格转换后进行重分类和空间统计,并据此分析鸟类与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核心聚集区,再通过矩阵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深入探究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显示,(1)北疆物种丰富度高于南疆,鸟类丰富度高于哺乳动物;二者高丰富度(H-H)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天山南北侧,占新疆全域5.46%;低丰富度(L-L)区域主要在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一带,占全域面积2.85%。同一范围内二者物种丰富度存在两极化差异,即丰富度等级一高一低的地区(L-H和H-L)占2.99%,且主要位于中部地区,其余组合模式的区域分布比较分散。(2)不同的海拔高度内,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海拔高度低于0 m与高于4000 m的地区因生态系统单一,物种丰富度整体偏低,1000—2500 m高程内的生态系统最丰富,是鸟类与哺乳动物生长的适宜高度,物种不仅丰富多样,且丰富度也最复杂。

空心莲子草入侵群落的昆虫丰富度和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吴昊, 王明霞, 李迎港
2021, 30 (4): 726-735.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4.008
摘要116)      PDF (771KB)(255)   
可下载PDF全文。
南岭中段弄蝶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分析
王旭, 周光益, 李兆佳, 邱治军, 赵厚本, 王胜坤, 顾茂彬
2021, 30 (1): 117-124.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1.014
摘要166)      PDF (475KB)(200)   
可下载PDF全文。
宁夏东北部典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特征
贾荣, 兰登明, 郭威星, 王玉婕, 温静
2020, 29 (3): 483-488.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3.007
摘要154)      PDF (554KB)(198)   
可下载PDF全文。
黔西北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何斌, 李青, 陈群利, 李望军, 游萍
2021, 30 (6): 1111-112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6.001
摘要315)   HTML32)    PDF (1398KB)(324)   

研究海拔高度对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珍稀濒危植物黄杉的保育和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法调查不同海拔梯度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其区系特征,研究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和维持机制。样地内共记录种子植物50科95属124种,群落内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随着海拔的增加,黄杉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单峰格局变化趋势,且在不同海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灌木层物种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不显著(P≥0.05);相邻海拔间的β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同,灌木层物种的Sørenson指数呈双峰曲线,草本层物种的Sørenson指数呈单峰曲线,灌木层和草本层的Cody指数均呈单峰曲线;随着海拔高差的增加,黄杉群落草本层物种的Sørenson指数逐渐减小,其它均无明显变化规律。整体来看,相对海拔导致的水热条件差异是影响喀斯特山地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海拔地带黄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这对黄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的管理和生态系统稳定的维持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秦岭松栎林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异质性的耦合关系
吴昊, 肖楠楠, 林婷婷
2020, 29 (6): 1090-110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6.003
摘要255)      PDF (1050KB)(747)   
可下载PDF全文。
三江源国家公园不同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差异性分析
陈昕, 李奇, 陈懂懂, 贺福全, 霍莉莉, 赵新全, 赵亮
2020, 29 (3): 472-482.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3.006
摘要126)      PDF (883KB)(428)   
可下载PDF全文。